[学习体会]《暖川》——汶川灾后重建纪录片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6-10-07

发布时间:2010-11-30

□质量体系办公室  严盼

    2008年,四川遭遇了特大地震灾害,地处震中的汶川,在灾害、危机中损失惨重。面对灾难,汶川选择了坚强。两年来,汶川加强力度中,奋力建设,再次创造了人间奇迹,又一次见证了不屈不挠的中国力量。
    在整个重建过程中,广东省实行了一对一协助的政策,从人力、物力、资源等方面帮助国汶川各个地方的重建工作。地震之后的艰难重建,如同在白纸上作画,做好规划首当其冲,规划设计人员进入灾区开展工作,由于道路受损严重,两侧山体滑坡非常严重,大风、大雨天气持续不断,道路随时中断,行路异常艰险。规划工作多次受到余震、大雨、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影响无法正常开展,最后他们还是克服了一切困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圆满完成灾后重建规划任务。
    汶川的一所中心学校,原计划要两年时间完成,结果就用了190多天,大大地加快了重建步伐。要在190多天地时间里修好学校只靠当地稀少的工人是不够的,广东省这时调动了400多工人去汶川加入修建工作。开始建地基的时候,一般挖到地下2、3米就差不多了,可是建筑工队挖到2、3米时泥土仍是松散的,重建人员的心一下子都紧了起来,这样建起来的学校是禁不起任何大风大浪的,他们继续往下挖,最后在4米多的地方泥土硬了,这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打起地基,4米多深的地基是很少见的,建起来的学校肯定是最牢固的。感人的事每天都有发生,由于汶川通讯还未建全,有一位重建人员的老母亲逝去6小时后才联系到他,在他接到消息的那一刻,所有人与他一起痛哭。
    现在汶川的路上,随处可见一座座重建民房,掩映在青山绿野之中,家民搬进崭新楼房,具有民族特色的小镇都成为四川灾后重建的标志性样版。灾后重建以来,许多新城镇的建设秉持了生态、节能、科技、环保的先进理念,多位中央领导同志去四川视察都不约而同给出了“脱胎换骨”的评价,一些参与过抗震救灾的人再次来到震区甚至潸然泪下,他们惊叹与感动的是,这些灾区城乡向现代化跃进了整整四分之一年世纪,成为中国中小城镇发展的典范。
    我们由悲情而思索,由思索而行动,从大规模的救人赈灾,转为更大规模的灾区重建,进而转为更大范围的防灾减灾。灾难不能忘却。从灾难中走出来的中国,必将强大和成熟,发展的脚步也会更加稳健。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