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特区报】让企业做主遴选有用之才

发布时间:2012-01-11

来源:珠海特区报

       □本报记者 胡细莺 宋显晖
       不久前闭幕的市七次党代会明确了加快建设人才高地是珠海未来五年四大重点目标之一。近日,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何宁卡在市八届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建设人才高地。
  “我为珠海要建设人才高地感到特别振奋,建设人才高地是科技型企业非常重视的规划和鼓舞人心的目标”,珠海健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董凡代表认为。然而,目前谈建设人才高地难度很大,因为“高地”意味着拥有超越周围城市的人才环境,而现实是珠海的人才环境现状很不乐观,甚至面临着人才招不进、留不住的困局。
  董凡提出,珠海在建设人才高地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以用人单位为主体,政府行使好制定政策、树立标杆的职能,让用人单位有权限引进人才、留用人才。他呼吁,抢人才是现在高于一切的急中之急,在人才这一仗上,我们必须打胜!
人才难招:
       原有竞争优势逐步减弱
       作为全国大规模引进人才最早的城市之一,珠海曾经一度是各类人才向往的乐土。面向全国招聘大批创业人才、在全国率先重奖科技人才,曾经吸引过许多科技精英来珠海创业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营造了极具影响力和吸引力的人才制度环境,成为珠海由渔村发展为特区都市的重要推动力。
       然而30多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珠海经济特区原有的人才竞争优势正在逐渐减弱。多少人来了又走了,其中不乏多位科技重奖获得者。人才尤其是中高级人才难招成为珠海市企业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新区下一步发展倒是‘不差钱’,最主要的障碍来自人才”,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燕金元介绍。虽然在医疗监护设备领域,全国看广东,广东首看深圳,次看珠海,珠海在此方面超越了广州和佛山,但是珠海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集群,深圳的人才多在市内流动,很少有人愿意来珠海。当然,随着这两年房价飙升,不少在深圳买不起房的人才来到珠海置业定居,让他们招人较之以往减轻了压力,但“一般上层次的人才都会有家眷,你不给他优厚的条件,一般都不敢动。在深圳拿10万年薪的,你得给他15甚至20万,他才考虑来这里。”
人才难进:
       有能力无学历怎么办
       与人才难招相对应的是人才难进,成为企业面临的另一大尴尬。
     “按照目前的人才引进政策,华罗庚在世肯定也进不了珠海”,高新区党委副书记罗锡强举例说,最近高新区有家企业要招一个人,这个人对企业非常重要,然而对照引进人才政策却招不进来,因为这个人50多岁,且没什么学历。
       珠海元朗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卓泰豪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公司有一位技术人员,在公司是拔尖人物,但只有中专学历,没有职称,按政策不可能调进珠海。公司为了留住他,免费为他提供了一套住房,他把妻子、儿子也都接来了珠海,但现在小孩读书又成了问题。
       罗锡强表示,自己从人社局了解到,目前开飞机的即使有国际牌照也进不了珠海,还比不上开汽车的专业人才,因为人才引进目录里根本就没有开飞机的这个序列。他建议,建设人才高地,除了领军人物、高层次人才外,还需要有更多的配套政策,对人才的定义,除了让用人单位做主,由企业推荐外,还有一种序列外的情况也应引起重视。

人才难留:
       区域配套滞后成瓶颈
      “区域建设、配套对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很重要”,对于这点,世纪鼎利董事长王耘有很深的体会。2007年,世纪鼎利刚搬到科技创新海岸不久,就从全国各地招了十几个大学生,当时科技创新海岸还不通公交车。当大学生们一起来到珠海报到,致电公司询问坐哪路公交车可以到达时,公司回答说“地方有点偏,我们派车来接你们”。未曾想,此举一下子吓跑了七八个大学生,因为他们误以为世纪鼎利是传销公司。
       配套滞后成为很多企业留住人才的一大制约因素。长园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从深圳搬到珠海金鼎后,大部分员工工资翻了一番,而当地的消费水平则降低了一半,然而,有90%的中层没有跟过来,有的来了一年又走了。长园电力副总经理高飞介绍说,公司有很多80后、90后,他们更注重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看看公司周边环境,连个网吧也没有,像农村一样,很快就走了。
       王耘认为,人才问题是所有企业都会碰到的问题,除了加强区域配套,提升区域环境外,把人才引进和培养合并起来也是一大重要手段,“不一定要把人才都引到珠海来,把本地人才培养好了,效果更好,还不容易流失。”
       长园电力也采取了类似的“招数”,主动将公司纳入周边高校的实习基地,让大学生们感受到关怀。高飞建议,由市政府和教育部门到周边院校宣讲珠海市的建设发展前景,培养大学生对珠海的感情,这对还未真正迈入社会的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对吸引人才并留住人才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代表热议:
       建设人才高地 让企业做主
     “我们有很多博士,但他们不一定能评上高工,因为他们没有论文”,董凡表示,目前,职称是遴选人才的主要标准,但这个标准在民营科技企业中很不实用,无法操作。公司明文规定,一进公司就要签订保密协议,不允许个人发表论文。因为,很多像健帆一样的中小企业都是依靠“一技之长”或是“独门绝活”生存,发表论文就意味着泄密,但不发表论文就不能评高级职称。“这是全国性的问题,珠海无法改变这样的游戏规则,但可以决定哪些人可以享受人才优惠政策。”
     “什么样的人是人才?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标准,但有一个标准是务实的: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单位和政府机关)最清楚什么人用得上,什么人最有价值”,董凡建议,大胆放权给用人单位,让他们自己遴选人才,用好人才政策,他还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办法:考核企业经济指标,根据税收这样的客观经济指标,给予企业一定的界定人才的权限和引进人才的指标,享受政府人才政策。

剪报20120111-特区报-挂网.jpg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