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慢性肾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8版)解读(1)
发布时间:2018-11-13
源
本文摘自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孙雪峰、林洪丽、袁伟杰教授的专题汇报。

孙雪峰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1~5期CKD患病率分别为5.7%、3.4%、1.6%、0.1%、0.03%,患病率较发达国家高,但CKD防治水平较发达国家尚存差距。
营养治疗是防治CKD的基础
营养治疗可通过补控制或者充相应物质的摄入,改善营养物质的代谢等方式改善机体状态,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如:通过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生;通过补充铁、叶酸和维生素改善贫血;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炎症状态;控制钙、磷摄入改善CKD-MBD;控制水钠的摄入控制血压;控制高嘌呤的摄入改善高尿酸血症;改善糖代谢减少胰岛抵抗;改善脂代谢改善高脂血症;改善蛋白质代谢减少尿毒症毒素。
CKD营养治疗的历程
1860年—营养治疗的萌芽:限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成为CKD治疗的关键环节
1972年—省氨作用的类似物:Waler等建议应用脱氨基的α酮酸可以提供氨基酸并降低氧供给。
1982年—营养治疗的复兴:Brenner“高滤过理论”重新唤起对营养治疗的重视
1988-1993年—MDRD研究:Lawrence根据校正分析,蛋白摄入每减少0.2g/kg/d,肾病进展约30%。
2005年—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发布。
2010年—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颁布,明确开同+蛋白饮食在DKD降低低蛋白尿,延缓进展的作用。
2017年—慢性肾脏患者膳食指南(WS/T557—2017):限制饮食中的蛋白成为治疗CKD的关键。
2018年5月—老年人慢性肾脏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
2018年10月—中国慢性肾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8版):推荐将营养治疗贯穿于整个CKD治疗过程。
CKD患者营养治疗一体化管理
CKD患者的营养治疗需要多学科一体化管理:肾科医生进行临床评估、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营养师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及营养评估;护士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意义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国内相关经验缺乏,为了制定该指南,指南撰写小组成立了肾脏病、血液净化及营养学的核心专家组,借鉴国内外现有CKD应用临床指南、系统总结和评价多内外CKD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凝结专家智慧,反复讨论,几易其稿,共同完成了《慢性肾脏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及颁布推动了我国CKD营养治疗临床研究的规范化,生产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进一步规范我国CKD患者的营养治疗,给临床医生提供明确、清晰的指导意见,提高我国CKD营养治疗水平,服务更多CKD患者。

林洪丽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8版)
慢性肾病部分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修订概况
2005年我国肾脏病和糖尿病界组成的专家小组制定了我国首个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2016年为进一步指导及规范临床实践中CKD患者的营养治疗策略,拟在原有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及更新,同年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实践指南撰写支持小组召开指南修订启动会。2016年12月-2017年11月间,指南撰写支持小组邀请全国范围内多个相关领域专家召开多次研讨会讨论商议指南全文的具体修订内容,2018年指南定稿。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版主要内容
①CKD的营养治疗目标和总体原则
②实施营养治疗时喊着营养状况的评估和监测
③CKD1~2期患者营养实施方案
④CKD3~5期患者营养实施方案
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治疗实施方案
⑥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治疗实施方案
⑦肾脏移植患者营养治疗实施方案
⑧附录
CKD营养治疗的目标和总体原则
治疗目标
①延缓CKD进展
②改善CKD代谢紊乱,减轻尿毒症症状
③减少蛋白尿
④预防及纠正CKD患者PEW(营养不良)
⑤减少患者炎症状态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⑥提高患者生存率
⑦减低CKD住院率及死亡率
总体原则
根据原发疾病、蛋白尿程度、CKD分期、年龄、生理需求、基线营养状态制定能量、蛋白质、脂肪、液体及无机盐等营养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进行调整。
2018年版指南与2005年版专家共识相比的更新要点
源
本文摘自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孙雪峰、林洪丽、袁伟杰教授的专题汇报。

孙雪峰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1~5期CKD患病率分别为5.7%、3.4%、1.6%、0.1%、0.03%,患病率较发达国家高,但CKD防治水平较发达国家尚存差距。
营养治疗是防治CKD的基础
营养治疗可通过补控制或者充相应物质的摄入,改善营养物质的代谢等方式改善机体状态,从而减少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如:通过改善免疫功能减少感染发生;通过补充铁、叶酸和维生素改善贫血;降低氧化应激减轻炎症状态;控制钙、磷摄入改善CKD-MBD;控制水钠的摄入控制血压;控制高嘌呤的摄入改善高尿酸血症;改善糖代谢减少胰岛抵抗;改善脂代谢改善高脂血症;改善蛋白质代谢减少尿毒症毒素。
CKD营养治疗的历程
1860年—营养治疗的萌芽:限制饮食中蛋白质摄入成为CKD治疗的关键环节
1972年—省氨作用的类似物:Waler等建议应用脱氨基的α酮酸可以提供氨基酸并降低氧供给。
1982年—营养治疗的复兴:Brenner“高滤过理论”重新唤起对营养治疗的重视
1988-1993年—MDRD研究:Lawrence根据校正分析,蛋白摄入每减少0.2g/kg/d,肾病进展约30%。
2005年—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发布。
2010年—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颁布,明确开同+蛋白饮食在DKD降低低蛋白尿,延缓进展的作用。
2017年—慢性肾脏患者膳食指南(WS/T557—2017):限制饮食中的蛋白成为治疗CKD的关键。
2018年5月—老年人慢性肾脏病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18)。
2018年10月—中国慢性肾病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8版):推荐将营养治疗贯穿于整个CKD治疗过程。
CKD患者营养治疗一体化管理
CKD患者的营养治疗需要多学科一体化管理:肾科医生进行临床评估、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营养师对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及营养评估;护士对患者进行生活方式的指导。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意义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国内相关经验缺乏,为了制定该指南,指南撰写小组成立了肾脏病、血液净化及营养学的核心专家组,借鉴国内外现有CKD应用临床指南、系统总结和评价多内外CKD营养治疗的临床研究结果,凝结专家智慧,反复讨论,几易其稿,共同完成了《慢性肾脏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慢性肾脏病营养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及颁布推动了我国CKD营养治疗临床研究的规范化,生产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进一步规范我国CKD患者的营养治疗,给临床医生提供明确、清晰的指导意见,提高我国CKD营养治疗水平,服务更多CKD患者。

林洪丽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8版)
慢性肾病部分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修订概况
2005年我国肾脏病和糖尿病界组成的专家小组制定了我国首个慢性肾脏病蛋白营养治疗共识,2016年为进一步指导及规范临床实践中CKD患者的营养治疗策略,拟在原有共识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及更新,同年中国慢性肾脏病营养治疗实践指南撰写支持小组召开指南修订启动会。2016年12月-2017年11月间,指南撰写支持小组邀请全国范围内多个相关领域专家召开多次研讨会讨论商议指南全文的具体修订内容,2018年指南定稿。
CKD营养治疗临床实践指南2018年版主要内容
①CKD的营养治疗目标和总体原则
②实施营养治疗时喊着营养状况的评估和监测
③CKD1~2期患者营养实施方案
④CKD3~5期患者营养实施方案
⑤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治疗实施方案
⑥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治疗实施方案
⑦肾脏移植患者营养治疗实施方案
⑧附录
CKD营养治疗的目标和总体原则
治疗目标
①延缓CKD进展
②改善CKD代谢紊乱,减轻尿毒症症状
③减少蛋白尿
④预防及纠正CKD患者PEW(营养不良)
⑤减少患者炎症状态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
⑥提高患者生存率
⑦减低CKD住院率及死亡率
总体原则
根据原发疾病、蛋白尿程度、CKD分期、年龄、生理需求、基线营养状态制定能量、蛋白质、脂肪、液体及无机盐等营养治疗方案,并定期监测进行调整。
2018年版指南与2005年版专家共识相比的更新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