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一例鼻咽癌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免疫性肝炎)的人工肝治疗
发布时间:2022-06-30
患
者
资
料
基本情况
男性,42岁,因“鼻咽癌放化疗后1月余,身目黄染半月余”于2021年06月17日入院。
病史资料
患者1月余前于外院确诊鼻咽癌,予放疗+化疗(具体方案不详)治疗,1月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乏力、胃纳差,无呕吐、呕血,无腹痛、腹泻,2021-06-01查生化:ALT:201U/L,AST:85U/L,γGGT:162U/L,总胆红素:278.1umol/L,1周前转至该院肝病科,予甲泼尼龙抗炎、护肝、降酶、护胃等治疗。
2021-06-15复查生化:ALT:120U/L,总胆红素:300.7μmol/L,直接胆红素:235.6μmol/L,间接胆红素:65.1μmol/L,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拟“肝病”收入。起病以来,患者胃纳较差,无呕吐、呕血,无腹泻、腹痛,无发热,无胸闷、胸痛,大便正常,小便颜色加深,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查体/辅助检查
T:36.9℃,P:66次/分,R:20次/分,BP:113/75mmHg,神清,对答切题,定向计算力正常,未见肝掌、蜘蛛痣,胸前毛细血管(-),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球结膜无水肿,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扑翼样震颤阴性。
2021-04-06外院鼻咽肿物活检:非角化性未分化型癌。2021-06-01外院生化:ALT:201U/L,AST:85U/L,γGGT:162U/L,总胆红素:278.1μmol/L。2021-06-15外院生化:ALT:120U/L,总胆红素:300.7μmol/L,直接胆红素:235.6μmol/L,间接胆红素:65.1μmol/L。
诊
疗
经
过
(1)药物性肝损害(免疫性肝炎)
(2)鼻咽恶性肿瘤
(3)肝结节(S7段)
(4)肺诊断性影像检查的异常所见(肺实性结节)
(5)慢性胆囊炎
(6)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7)窦性心动过缓
(1)免疫调节剂:补充丙球蛋白;
(2)对症治疗:开思亭止痒;护肝、降酶、茵栀黄颗粒退黄等;
(3)支持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心电监护,营养支持,输注血浆,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4)人工肝:拟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分别于6月30日、7月2日、7月6日、7月9日行人工肝(DPMAS+PE)治疗。




△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总
结
1.存人工肝治疗指征应尽早进行人工肝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可防止病情急速恶化,且各指标反弹不明显。
2.癌症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免疫性肝炎),出现胆红素异常。通过药物退黄时间过长,影响抗肿瘤方案的进行。存人工肝治疗指征可考虑人工肝干预,提高患者生存率。
3.以DPMAS技术为代表的吸附型人工肝治疗模式不仅可以清除胆红素、胆汁酸,还可以清除中大分子炎症因子,并且节约血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患
者
资
料
基本情况
男性,42岁,因“鼻咽癌放化疗后1月余,身目黄染半月余”于2021年06月17日入院。
病史资料
患者1月余前于外院确诊鼻咽癌,予放疗+化疗(具体方案不详)治疗,1月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乏力、胃纳差,无呕吐、呕血,无腹痛、腹泻,2021-06-01查生化:ALT:201U/L,AST:85U/L,γGGT:162U/L,总胆红素:278.1umol/L,1周前转至该院肝病科,予甲泼尼龙抗炎、护肝、降酶、护胃等治疗。
2021-06-15复查生化:ALT:120U/L,总胆红素:300.7μmol/L,直接胆红素:235.6μmol/L,间接胆红素:65.1μmol/L,现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门诊拟“肝病”收入。起病以来,患者胃纳较差,无呕吐、呕血,无腹泻、腹痛,无发热,无胸闷、胸痛,大便正常,小便颜色加深,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查体/辅助检查
T:36.9℃,P:66次/分,R:20次/分,BP:113/75mmHg,神清,对答切题,定向计算力正常,未见肝掌、蜘蛛痣,胸前毛细血管(-),皮肤巩膜重度黄染,球结膜无水肿,腹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扑翼样震颤阴性。
2021-04-06外院鼻咽肿物活检:非角化性未分化型癌。2021-06-01外院生化:ALT:201U/L,AST:85U/L,γGGT:162U/L,总胆红素:278.1μmol/L。2021-06-15外院生化:ALT:120U/L,总胆红素:300.7μmol/L,直接胆红素:235.6μmol/L,间接胆红素:65.1μmol/L。
诊
疗
经
过
(1)药物性肝损害(免疫性肝炎)
(2)鼻咽恶性肿瘤
(3)肝结节(S7段)
(4)肺诊断性影像检查的异常所见(肺实性结节)
(5)慢性胆囊炎
(6)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7)窦性心动过缓
(1)免疫调节剂:补充丙球蛋白;
(2)对症治疗:开思亭止痒;护肝、降酶、茵栀黄颗粒退黄等;
(3)支持治疗: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心电监护,营养支持,输注血浆,维持内环境稳定等;
(4)人工肝:拟行人工肝支持治疗:分别于6月30日、7月2日、7月6日、7月9日行人工肝(DPMAS+PE)治疗。
△可点击图片放大查看
总
结
1.存人工肝治疗指征应尽早进行人工肝治疗,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可防止病情急速恶化,且各指标反弹不明显。
2.癌症患者发生药物性肝损害(免疫性肝炎),出现胆红素异常。通过药物退黄时间过长,影响抗肿瘤方案的进行。存人工肝治疗指征可考虑人工肝干预,提高患者生存率。
3.以DPMAS技术为代表的吸附型人工肝治疗模式不仅可以清除胆红素、胆汁酸,还可以清除中大分子炎症因子,并且节约血浆,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