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解读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3




导语:


尿毒症患者的肾脏功能基本上已经全部丧失,进而无法维持其正常原有的功能,患者机体代谢紊乱,所产生的大量毒素无法排出体外,在体内大量堆积,对机体的各个器官与组织都造成了相应的损害。因此在临床上认为对于尿毒症患者而言,应该及时帮助患者排出体内因代谢而产生的毒素物质,纠正患者机体内多种代谢紊乱的情况,减少其对患者的组织、器官而产生的伤害,及时为患者进行肾脏替代治疗,以此维持患者正常的肾脏功能。因此,临床目前主要应用血液透析的治疗方法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虽然会对尿素氮、肌酐等小分子毒素物质有着很好的清除疗效,但是对患者的炎性介质以及大分子毒素物质的消除效果并不是很理想。所以对尿毒症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还需要积极地采取可以有效清除炎症以及有毒物质的方式进行联合治疗,才可以达到显著改善患者其预后的效果,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则是最常见的血液的净化方案,本次研究则详细分析了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患者相应的临床疗效。


1

研究方法

对照组:60例,予单独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法

观察组:61例,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方法

2

研究结果

(1)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相对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1。


(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瘙痒程度与SF-36的评分进行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瘙痒程度与SF-36的评分进行比较,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疗之后的观察组患者的瘙痒程度与SF-36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2。


(3)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尿素氮、钙磷乘积、血清磷、肌酐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尿素氮、钙磷乘积、血清磷、肌酐相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疗之后的观察组患者的尿素氮、钙磷乘积、血清磷、肌酐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3。


4)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炎性介质的清除效果进行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炎性介质存在相近,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治疗之后的观察组患者的炎性介质的清除效果比对照组更好,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结果见表4。


3

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全文对整体的研究过程进行分析与研究中可以得出结论——在临床医学实践中,针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相比较于单一的血液透析治疗方案,血液灌流与血液透析的联合治疗方法能够帮助患者更加有效清除体内的中分子、大分子毒素以及炎性介质,使其临床症状等有关的指标得到更加明显的改善,从而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临床治疗的效果,提升了患者的生存率,增加了患者在治疗上的满意程度。因此这种方法要比单一的血液透析治疗措施的效果更加理想,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广泛地推广应用。

*图源文献,本文仅作学习交流


【文献来源】[1]黄凡.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临床疗效观察研究[J].大众科技,2022,24(7):4.

文献整理:王豪

编辑:洪祺帆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模式图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