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速递】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毒素及相关并发症影响研究新进展解读
发布时间:2022-04-20
文献速递
血液净化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随着替代治疗血液净化技术的逐渐进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得到明显控制。当前应用于临床的血液净化方式主要有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3种,其中HD出现最早,应用最广泛,HDF、HP从应用于临床后一直显现出较高的治疗价值。现就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毒素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进行简短分享:
1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脂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标题: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脂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杂志:《中国医刊》
▷发表日期:2022年2月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提升,但研究发现该人群的死亡率仍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其最常见的死因。既往研究认为该类患者的高死亡率是由透析不充分所致,但深入探索后发现,微炎症状态与患者的高死亡率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脂和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方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实验分组:HD组:每周3次,4h/次。HD+HDF组:在接受每周2次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4h/次。HD+HP组:每周1次灌流,3次血液透析,其余同HD组。3组各治疗观察3个月。
实验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HDF组血磷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iPTH水平显著低于HD+HDF组及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HD+HDF组及HD+HP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组改善不明显,HD+HDF组及HD+HP组均高于治疗前,且HD+HP组、HD+HDF组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图):




HD+HDF与HD+HP均能较高效地清除炎症因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且HD+HP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TG水平,减小患者的CIMT,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2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标题: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杂志:《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2022年2月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是利用透析器将血液与透析液在半渗透膜接触及浓度梯度实现物质交换的治疗方案,能够对多种毒素分子起到清除作用,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在维持患者生命安全、延长生存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研究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有效性,以下为获得的研究结果及相关数据。
实验分组:HD组:每周3次,4h/次。HD+HDF组: 在接受每周2次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4h /次。HD+HP组:每周1次灌流,3次血液透析,其余同HD组。3组各治疗观察3个月。
实验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后,HD+HDF组血磷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HD+HP组iPTH水平显著低于HD+HDF组及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HD+HDF组及HD+HP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HD组改善不明显,HD+HDF及HD+HP组均高于治疗前,且HD+HP组、HD+ HDF组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图):




HD+HP及HD+HDF治疗均能够对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及骨代谢、营养状态起到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HD+HDF清除血磷效果最好,HD+HP能有效降低患者iPTH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树突状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标题: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树突状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杂志:《疑难病杂志》
▷发表日期:2022年2月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机体肾脏病变的严重表现,病变会呈无法逆转的进展,后期会导致机体多脏器或系统受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HD、HDF、HP 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树突状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旨在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实验分组:HD组:透析每周进行3次,每次持续4h。HDF组:每周进行1次HDF及2次HD,每次持续4h。选择后置换方式完成滤过。HP组:采取组合型人工肾方式进行血液净化,即间隔2周实施HP1次及HD 5次,同样每次持续4h。每次灌流2h,取下灌流器后,继续行HD治疗4h。3组均治疗6个月。
实验结果:HDF组、HP组总有效率高于HD组,HDF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后HDF组、HP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HD组,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LEP)水平低于HD组,而HDF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组治疗后 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HDF组、HP组CD1a、CD40、CD80、CD83、CD86高于HD组,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 GMP-140)、CD61、CD62P、CD63、P10低于HD组(P均<0.001),HDF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图):



HD、HDF、HP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具有一定效果,且HDF、HP疗效优于HD,可减少并发症,调节生化指标、树突状细胞标志物、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HDF与HP效果差异不明显,临床可视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以上仅学术交流
文献速递
血液净化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随着替代治疗血液净化技术的逐渐进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病死率得到明显控制。当前应用于临床的血液净化方式主要有血液透析 (hemodialysis,HD)、血液透析滤过(hemodiafiltration,HDF)和血液灌流(hemoperfusion,HP)3种,其中HD出现最早,应用最广泛,HDF、HP从应用于临床后一直显现出较高的治疗价值。现就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毒素及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进行简短分享:
1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脂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标题: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脂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影响
▷杂志:《中国医刊》
▷发表日期:2022年2月
随着血液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率有了显著提升,但研究发现该人群的死亡率仍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其中心血管疾病是其最常见的死因。既往研究认为该类患者的高死亡率是由透析不充分所致,但深入探索后发现,微炎症状态与患者的高死亡率密切相关。基于此,本研究探讨了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血脂和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carotid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选择合适的血液净化方式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实验分组:HD组:每周3次,4h/次。HD+HDF组:在接受每周2次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4h/次。HD+HP组:每周1次灌流,3次血液透析,其余同HD组。3组各治疗观察3个月。
实验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HDF组血磷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HP组iPTH水平显著低于HD+HDF组及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HD+HDF组及HD+HP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D组改善不明显,HD+HDF组及HD+HP组均高于治疗前,且HD+HP组、HD+HDF组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图):
HD+HDF与HD+HP均能较高效地清除炎症因子,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微炎症状态,且HD+HP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TG水平,减小患者的CIMT,对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值得临床应用。
2
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标题:不同血液净化方法对患者钙、磷、甲状旁腺激素、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杂志:《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发表日期:2022年2月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方式,其主要是利用透析器将血液与透析液在半渗透膜接触及浓度梯度实现物质交换的治疗方案,能够对多种毒素分子起到清除作用,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在维持患者生命安全、延长生存期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本研究探究不同血液净化方式的有效性,以下为获得的研究结果及相关数据。
实验分组:HD组:每周3次,4h/次。HD+HDF组: 在接受每周2次血液透析的基础上,进行血液透析滤过1次/周,4h /次。HD+HP组:每周1次灌流,3次血液透析,其余同HD组。3组各治疗观察3个月。
实验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钙、血磷、i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治疗后,HD+HDF组血磷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 HD+HP组iPTH水平显著低于HD+HDF组及H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HD+HDF组及HD+HP组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HD组改善不明显,HD+HDF及HD+HP组均高于治疗前,且HD+HP组、HD+ HDF组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图):
HD+HP及HD+HDF治疗均能够对患者钙磷代谢水平及骨代谢、营养状态起到改善作用,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HD+HDF清除血磷效果最好,HD+HP能有效降低患者iPTH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3
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树突状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标题: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树突状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
▷杂志:《疑难病杂志》
▷发表日期:2022年2月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机体肾脏病变的严重表现,病变会呈无法逆转的进展,后期会导致机体多脏器或系统受累,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HD、HDF、HP 3种血液净化方式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树突状细胞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表达的影响,旨在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液净化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报道如下:
实验分组:HD组:透析每周进行3次,每次持续4h。HDF组:每周进行1次HDF及2次HD,每次持续4h。选择后置换方式完成滤过。HP组:采取组合型人工肾方式进行血液净化,即间隔2周实施HP1次及HD 5次,同样每次持续4h。每次灌流2h,取下灌流器后,继续行HD治疗4h。3组均治疗6个月。
实验结果:HDF组、HP组总有效率高于HD组,HDF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6个月后HDF组、HP组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均高于HD组,β2-微球蛋白(β2-MG)、瘦素(LEP)水平低于HD组,而HDF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组治疗后 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HDF组、HP组CD1a、CD40、CD80、CD83、CD86高于HD组,血小板颗粒膜糖蛋白-140( GMP-140)、CD61、CD62P、CD63、P10低于HD组(P均<0.001),HDF组、H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下图):
HD、HDF、HP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均具有一定效果,且HDF、HP疗效优于HD,可减少并发症,调节生化指标、树突状细胞标志物、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水平,HDF与HP效果差异不明显,临床可视患者实际情况选择。
以上仅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