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溴中毒能否采用血液灌流治疗?
发布时间:2016-09-29
发布时间:2011-02-28
有机溴就是有机物中的溴原子,含有氯原子、溴原子和氰基的有机物往往有毒,可做杀虫剂、杀菌剂。随着近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的大量有机溴化合物被广泛地用于农药、阻燃剂、杀虫剂生产,临床中毒者少见。
溴氰菊酯(decamethrin)又称凯素灵(K-othrin),为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敌杀死(Decis)为2.5%溴氰菊酯乳油。农业所用剂型为2.5%乳油。溴氰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性最大的一个品种,它具有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耐有机磷的昆虫有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用以防治棉田、菜地、果树和茶叶等害虫。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在肝内经酯酶和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而降解。对人畜的毒性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的锥体外系、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属神经性毒性物质。目前认为其作用于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导致钠离子通道“M”闸门的关闭延迟,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期延长,保持小量的钠离子内流,形成去极化后电位和重复的去极化,以致周围神经反复放电,表现为脊髓中间神经?和周围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岳阳市第一医院易峰等[1]曾用
血液灌流
治疗14例重度拟除虫菊酯类中毒患者,取得良好疗效,认为血液灌流能迅速清除毒物,控制症状,改善预后。
溴敌隆又名灭鼠酮、乐万通,分子式为C30H23BrO4,属于香豆素类抗凝血剂,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其中毒机制主要表现为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l,阻止肝脏产生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导致机体凝血时间延长;此外,溴敌隆可破坏毛细血管致通透性增强,引起内脏和皮下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及时、足量静脉滴注维生素K1是特效治疗,目前尚未见到使用血液灌流治疗溴敌隆的报道。
溴杀灵中毒非常罕见,溴杀灵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主要用于杀灭家鼠的二苯胺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止中枢神经系统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抑制三磷酸腺苷的产生,降低Na+/K+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引起细胞液体充盈,器官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由于颅脑和脊椎骨的限制,脑脊髓压升高,神经受压迫,鞘膜脱落,神经传导减弱,最后死于呼吸衰竭。溴杀灵中毒潜伏期较长,可能与剂量有关。溴杀灵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药,一旦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可在短期内加重死亡,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报道指出血液灌流可成功救治溴杀灵中毒[2]。
综上所述,对溴化物中毒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可能可以迅速清除毒物,控制症状,改善预后,但具体疗效尚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 易峰,袁旭光,王煜,等.血液灌流救治重 度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15(1):37,40.
[2] 董颖,孙文霞,王喜慧,等.32例溴杀灵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护理研究,2006,8(20):2099-2100.
有机溴就是有机物中的溴原子,含有氯原子、溴原子和氰基的有机物往往有毒,可做杀虫剂、杀菌剂。随着近代工农业的迅猛发展,人工合成的大量有机溴化合物被广泛地用于农药、阻燃剂、杀虫剂生产,临床中毒者少见。
溴氰菊酯(decamethrin)又称凯素灵(K-othrin),为2.5%溴氰菊酯可湿性粉剂,敌杀死(Decis)为2.5%溴氰菊酯乳油。农业所用剂型为2.5%乳油。溴氰菊酯为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性最大的一个品种,它具有广谱、低残留的特点,对耐有机磷的昆虫有效,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主要用以防治棉田、菜地、果树和茶叶等害虫。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吸收,在肝内经酯酶和混合功能氧化酶作用而降解。对人畜的毒性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的锥体外系、小脑、脊髓和周围神经。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属神经性毒性物质。目前认为其作用于神经细胞膜钠离子通道,导致钠离子通道“M”闸门的关闭延迟,动作电位的去极化期延长,保持小量的钠离子内流,形成去极化后电位和重复的去极化,以致周围神经反复放电,表现为脊髓中间神经?和周围神经兴奋性增强,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岳阳市第一医院易峰等[1]曾用
血液灌流
治疗14例重度拟除虫菊酯类中毒患者,取得良好疗效,认为血液灌流能迅速清除毒物,控制症状,改善预后。
溴敌隆又名灭鼠酮、乐万通,分子式为C30H23BrO4,属于香豆素类抗凝血剂,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其中毒机制主要表现为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l,阻止肝脏产生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导致机体凝血时间延长;此外,溴敌隆可破坏毛细血管致通透性增强,引起内脏和皮下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及时、足量静脉滴注维生素K1是特效治疗,目前尚未见到使用血液灌流治疗溴敌隆的报道。
溴杀灵中毒非常罕见,溴杀灵是20世纪80年代开发的主要用于杀灭家鼠的二苯胺类化合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阻止中枢神经系统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抑制三磷酸腺苷的产生,降低Na+/K+三磷酸腺苷酶的活性,引起细胞液体充盈,器官水肿。中枢神经系统由于颅脑和脊椎骨的限制,脑脊髓压升高,神经受压迫,鞘膜脱落,神经传导减弱,最后死于呼吸衰竭。溴杀灵中毒潜伏期较长,可能与剂量有关。溴杀灵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药,一旦发病,病情发展迅速,可在短期内加重死亡,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有报道指出血液灌流可成功救治溴杀灵中毒[2]。
综上所述,对溴化物中毒者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可能可以迅速清除毒物,控制症状,改善预后,但具体疗效尚有待商榷。
参考文献:
[1] 易峰,袁旭光,王煜,等.血液灌流救治重 度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临床观察.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09,15(1):37,40.
[2] 董颖,孙文霞,王喜慧,等.32例溴杀灵中毒病人的救治与护理,护理研究,2006,8(20):2099-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