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血液灌流对1例尿毒症患者PTH和血磷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6-09-26

发布时间:2016-07-06

    【摘要】一28岁女性患者,2年前开始行规律性透析(5次/2周)联合 血液灌流 (1-2次/月)治疗后,PTH大幅降低,从760.7pg/ml降到103.9pg/ml,血磷从2.25mmol/L降到1.21mmol/L,,并保持恒定水平。
    1临床资料
    主诉:发现血肌酐升高5年余,维持性血液透析2年余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狼疮性肾炎”,给予激素、环磷酰胺冲击治疗,于2年前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于曹县人民医院开始规律性透析,5次/2周,并联合血液灌流治疗1-2次/月。至今。
    既往史:“高血压”病史5年余,收缩压最高超过180mmHg,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血压控制不佳,否认糖尿病、冠心病史,无肝炎、结合病史及密切接触史。无外伤、输血史、无药物及食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诊断:
    1、慢性肾脏病(5期)
    维持性血液透析
    肾性高血压
    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
    2、肾病综合征
    3、狼疮性肾炎
    治疗经过:维持使用降压药,规律血液透析5次/2周, 血液灌流 1-2次/月,同时定期监测甲状旁腺激素PTH、铁蛋白、血常规、电解质等。
    治疗指标变化情况:

    经过2年规律性治疗,PTH大幅降低,从760.7pg/ml降到103.9pg/ml,血磷从2.25mmol/L降到1.21mmol/L,肾功能改善明显,狼疮性肾炎得到控制。
    2、讨论
    狼疮性肾炎是我国最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有30%的狼疮性肾炎患者在诊断15年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若进展到慢性肾脏病5期,则需要进行规律性透析。
    本例患者由狼疮性肾炎引发,最终进展慢性肾脏病5期,随着残肾功能的丢失,血磷升高,代偿性的促进成纤维细胞因子23(FGF-23)的分泌,升高的FGF-23通过下调1a-羟化酶表达,减少维生素D合成,促使靶器官对活性维生素D抵抗,引发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甲状旁腺激素(PTH)大量分泌,从而增加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活性,出现矿物质及骨代谢异常(CKD-MBD)。
    CKD-MBD的防治关键是高血磷和SHPT的控制,由于 血液净化 材料的不同,不同的 血液净化技术 对物质的清除有差异,PTH分子量为9000D,普通的透析膜无法清除,即便使用高通量也只是部分清除,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D,但是在体内多与蛋白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普通透析膜对磷的清除同样有限。
    HP 采用吸附的原理通过非特异性物理吸附及疏水集团的相互作用而有效的清除中大分子物质,包括PTH、血磷等。
    本例患者在入院后长期规律性使用血液透析联合 血液灌流 ,经过2年的治疗,明显降低尿毒症患者体内PTH、血磷,从而对CKD-MBD起到防治的作用。同时,狼疮病情的稳定,考虑可能与血液灌流对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介质的吸附有一定的关系,具体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Peacock M.Calcium metabolism in health and disease [J]. Clin J Am Soc Nephrol,2010,5(Suppl 1):23-30
    [2]Myong JP ,Kim HR,koo JW,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mong general population in korea[J].Korean Med Sci,2013,28(4):569-574
    [3]蒲蕾,吴姝焜,洪大情.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患者矿物质及骨代谢的影响[J].实用医院与临床杂志,2012,9(6):41-44
    [4]安书强,杨倩,史长生.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滤过改善肾性骨营养不良效果研究[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3,22(6):468-472

TOP
微信二维码 微博二维码